【昔阳县图书馆】2025年“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国图公开课》系列讲座(一)

  • 发布时间:2025-01-27 10:31:59
  • |
  • 作者:昔阳县公共文化
  • |
  • 阅读次数:90次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国图公开课

系列讲座

2025年《国图公开课》系列讲座活动如期而来,又和大家见面啦!此次讲座活动围绕“金蛇献瑞 书香迎春”开展,共分为:《艺术纵横》《悦读世界》《畅游文化》《民俗共享》四期,今天,为大家带来第一期《艺术纵横》,欢迎广大读者如约观看。

《艺术纵横》系列讲座


1.讲座主题:郑板桥的书画艺术

1.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薛永年


主讲人简介:薛永年,男,著名美术史学家、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研究领域:美术史论、中国书画、书画鉴定与鉴赏等。著有《书画史论丛稿》《晋唐宋元卷轴画史》《扬州八怪与扬州商业》《王履》等。主编《中国美术简史》《中国绘画的历史与审美鉴赏》《名家鉴画探要》等。


内容简介:郑板桥作为清代中叶“扬州八怪”中最有影响的一位书画家,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六分半书”,即“板桥体”,自己独创一体,在书法史上也是屈指可数。本期讲座中,薛永年老师将对郑板桥的书画艺术进行全面分析。

2.png?v=1745947621880


2.讲座主题:左琴右书——传统文人的生活状态

3.jpg?v=1745947621880主讲人:孙鹤


主讲人简介:孙鹤,字用谦,女,河南开封市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方向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艺术经纪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湖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所书法艺术方向,获博士学位。


内容简介:古代文人讲究“左琴右书”,其实是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文化,它们之间相通并互相促进。本期讲座中,孙鹤老师将为大家阐述琴的形制及文化含义、古琴天人合一的神化功能、琴在礼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古琴文人人琴一体的关系、书法与古琴的同质性等内容。

4.png?v=1745947621880


3.讲座主题:中国京剧艺术赏析

5.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刘绍棣


主讲人简介:刘绍棣,男,武汉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曾参与编剧导演了《青衣小吏》《杨排风招亲》。


内容简介:本期讲座中,主讲人将为大家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京剧的流派、机构、角色行当、剧目、声腔,以及对汉剧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

6.png?v=1745947621880


4.讲座主题:文化大使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7.jpg?v=1745947621880主讲人:秦华生


主讲人简介:秦华生,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副会长兼法人,曾任北方昆曲院副院长、北京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长、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等,出版《宫廷北京》《清代戏曲文化论》《金元清戏曲论稿》等,主编出版了《北京戏剧通史》三卷、《清代戏曲发展史》两卷、《京剧流派艺术论》、《中国评剧发展史》《中国古典小说艺术辞典》《中国公案武侠小说大观》、“梅兰芳研究从书”十二种二十三册,正主持编撰《京剧艺术大典》《中国昆曲史》三卷等。


内容简介:京剧大师梅兰芳一生从事京剧、昆曲表演,并凭借其革新精神,对舞台艺术尤其是男旦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已成梅派经典之作。本期讲座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秦华生先生将从梅兰芳的生平经历、京剧事业、梅派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切入来展现梅兰芳的艺术生涯。

8.png?v=1745947621880


5.讲座主题:说说唱唱的艺术——中国曲艺

7.jpg?v=1745947621880主讲人:蔡源莉


主讲人简介:蔡源莉,女,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副所长。长期担任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曲艺志》总编辑部主任,组织全国曲艺志的编纂。1997年2002年两次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文艺集成志书编审成果”一等奖。参与了《说唱艺术简史》《中国曲艺史》《现代学术史上的俗文学》《中国曲艺通史》的撰写,著有《中国说唱》《民国曲艺史》。发表论文有《论口传心授》《试论曲艺音乐的形式美》《文化氛围与艺术创造》《清代曲艺——雅与俗的融合》等。


内容简介:曲艺是“说唱艺术”的统称,是结合了文学、音乐、表演等形式的综合表演艺术。苏州艺人对曲艺有精辟的总结,称之为“现身中之说法,戏所以衣冠也”。曲艺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中经唐宋元明的不断迭代和发展,形式更加多样,种类更加丰富。清朝以后,城市经济繁荣,方言曲艺四面开花,形成了八大门类的曲艺艺术格局。曲艺因其创作的简便、演唱的省事、内容的通俗易懂、地方特色的显著,以及反映现实的及时性等诸多特点,向来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本期讲座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研究员蔡源莉老师将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经验,从曲艺的由来、发展的脉络、表现的形式等方面为大家全面讲述曲艺这种艺术门类。

8.png?v=1745947621880


6.讲座主题:中国皮影戏的历史、现状与传承发展

9.jpg?v=1745947621880主讲人:魏力群


主讲人简介:魏力群,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皮影艺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中国画教学和皮影戏研究工作。


内容简介:皮影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它的演出装备轻便,唱腔丰富优美,表演精彩动人。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流传甚广。不仅如此,皮影戏还对国内外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就是从各路皮影戏唱腔中派生出来的。本期讲座中,魏力群老师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中国皮影戏的历史、现状与传承发展:一、中国皮影戏起源释疑;二、中国皮影戏的流传发展;三、中国各地皮影戏的艺术特征;四、中国皮影文化遗产的濒危现状;五、皮影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与创新。

10.png?v=1745947621880


7.讲座主题:昆曲闺门旦形象之比较

13.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孔爱萍


主讲人简介:孔爱萍,女,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艺术指导。工闺门旦。师从张娴、张洵澎、张继青。1985年毕业于江苏省戏剧学校昆剧科,2007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第四届研究生班。曾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24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中国昆剧青年演员交流演出“兰花最佳表演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颁发的“促进昆曲艺术奖”,台湾最佳传统音乐诠释奖提名奖。历任中国戏剧协会会员,江苏省青联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江苏省昆剧院副书记、副院长等。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才,江苏省“五个一批 ”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任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特别大使。代表剧目有大戏精华版《牡丹亭》《长生殿》《玉簪记》《奇双会》《绣襦记》《雷峰塔》等,折子戏《牡丹亭•游园惊梦》《牡丹亭•寻梦》《牡丹亭•离魂》《牡丹亭•幽媾》《牡丹亭•冥誓》《凤凰山•百花赠剑》《幽闺记•踏伞》《蝴蝶梦•说亲回话》《南柯记•瑶台》等,出演《万历十五年》《舞台姐妹》《寻找游园惊梦》等。多次赴海外讲学和演出。


内容简介:本期讲座中,孔爱萍老师将为大家讲授手眼身步法和唱念做表等方面的昆曲知识,向大家详细介绍昆曲闺门旦行当的艺术特色以及表演要点,深入阐述昆曲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以及其对于昆曲艺术传承的观点。

14.png?v=1745947621880


8.讲座主题:笙的起源、发展及其乐曲赏析

15.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王慧中


主讲人简介:王慧中,男。1942年生于秦皇岛市。笙演奏家,中央民族乐团(前)首席笙。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内容简介:讲座中,王慧中老师讲述了笙的起源和它的发展,以及笙对世界音乐史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用传统笙、加键方笙、葫芦笙演奏了多首风格不同的乐曲,带领观众欣赏了一场笙的音乐盛宴。

16.png?v=1745947621880


9.讲座主题:京剧的文化品格

17.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傅谨


讲人简介:傅谨,男。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文科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兼职教授;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文化部艺术研究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顾问。主要从事中国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


内容简介: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它自诞生起就不断吸收其它地方剧种、艺术门类之所长,经过无数艺术家的改革、创造和完善,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集大成者,被国人称为国之瑰宝。本期讲座中,主讲人从京剧的起源谈起,并指出京剧的文化品格有三,即雅俗融合、开放交融、南北交汇。

18.png?v=1745947621880


10.讲座主题:谁在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戏曲的艺术体系与审美维度

19.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王馗


主讲人简介: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戏曲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戏曲史论、宗教民俗等领域研究。


内容简介:本期讲座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一、中国戏曲的遗产形态;二、中国戏曲的艺术体系;三、中国戏曲的艺术理想;四、中国戏曲中的人的创造;五、专业化保护的必要性。

20.jpg?v=1745947621880


11.讲座主题:中国古建筑的仿生观念与非遗内容

21.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马炳坚


主讲人简介:马炳坚,高级工程师,注册建筑师。现为北京市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古建园林技术》杂志主编。


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也许我们还能经常看到一些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比如硬山顶、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等等等。这些传统木构建筑形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相互之间什么相通之处和不同之处?这些建筑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相比于现代的钢筋水泥建筑,它们又有哪些长处?本期讲座,马炳坚老师将从主要建筑形式、特点和非物质文化内容三个方面,循序渐进地为我们解开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秘密。

22.jpg?v=1745947621880


12.讲座主题: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

23.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萧放


主讲人简介:萧放,民俗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治理重大项目百村社会治理调查首席专家。社会兼职有: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兼中方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协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


内容简介:本期讲座从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意义出发,指出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讲座首先对“民俗”的概念予以界定,接着从具体实例出发,探讨民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途径,最后指出了民俗文化在促进乡村振兴中的注意事项。讲座强调,要深入乡村内部,总结提炼乡村的民俗传统资源,发现与呵护村落内生的动力,对民俗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实现村落内涵发展的振兴之路。

24.jpg?v=1745947621880


13.讲座主题:中国传统设计之美

25.jpg?v=1745947621880

主讲人:杭间


主讲人简介:杭间,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副校长,兼美术馆总馆长。曾任《装饰》杂志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


内容简介:本期讲座的主题是《中国传统设计之美——古代工艺价值的再认识》。主讲人杭间先生从工艺设计的概念、中国设计史、中国传统设计的“思想”遗产等方面对中国传统设计之美做了形象的阐释。讲座的重点落在作品的分析上。为此,主讲人从视觉传达设计、器物设计、纹样设计、空间设计、服饰设计等五个方面展开,辅以大量的图片,为我们全面地展示了古代工艺的魅力。

26.jpg?v=1745947621880

版权所有 © 昔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总访问量:101259  今日访问量: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