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县图书馆国学经典读书会 《道德经》第一讲

  • 发布时间:2018-05-24 09:41:00
  • |
  • 作者:昔阳县公共文化
  • |
  • 阅读次数:486次

昔阳县图书馆国学经典读书

           《道德经》第一讲

  

 图片1.png?v=1745989107308

                《道德经》  第一讲 

  昔阳中学:张建荣

        《道德经》的国际影响

从16世纪开始,《道德经》就被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日文等。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如今几乎每年都有一到两种新的译本问世。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老子简介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这是介绍了老子的籍贯、姓氏、职务。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这个苦县厉乡的曲仁里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不过,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老子是“轴心时代”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

     “人类一直靠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自那以后,情况就是这样,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Karl Jaspers

 

  大历史学家司马迁花了18年的心血,写下了5265百多个字的《史记》,但是在为老子这位道家圣人作评传时,只写了450多个字。这是没有办法,因为材料太少,司马迁又很严谨。他怎么写的?他一开头写了27个字: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这是介绍了老子的籍贯、姓氏、职务。老子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这个苦县厉乡的曲仁里在哪里呢?有人说在今天的河南鹿邑县城东,在那里还有许多有关老子的遗迹。不过,学者也有认为老子的故乡在安徽的涡阳地区的。

                      老子的历史考证
  老子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可惜有关他的平生事迹已难详考,就连他确切的生卒年月也未曾留下。
  司马迁在《史记》里为他作传的时候,已然搞不大清楚,只是列举了可能与老子有关的几个传说人物,算是“以疑传疑”最后只好这样写道:“老子,隐君子也”。我们只知道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后来的人都尊称他为老子,“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在古代是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到这个称号。

   老子的工作是周朝的守藏室之史。这是什么职务?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讲,老子就是周朝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是收藏图书、保管图书的这样一个官员。

老子还不仅是一个图书馆的馆长,他这个地方应该不仅有图书,而且有文物和档案,以及其他的东西,这就可能兼有像我们现在的国家图书馆、国家博物馆,国家档案馆这样的情况。

                           孔子拜谒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孔子的学生不懂啊,请问老师,为什么称老子是龙呢?

孔子说:“如果是只鸟,我当然知道会飞;如果是条鱼,我当然知道会游;如果是只野兽,我当然知道会跑。是鸟,就可以用箭射它;是鱼,就可以用线钓它;是野兽,就可以用罗网捕它。至于一条龙,我就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驾着云遨游太空的。所以说老子是龙啊!”(《史记》)

    

你看,人中之龙多厉害!很有意思的是,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中国人给男孩子取名字都特别喜欢用上个“龙”字呢?

比如古代有常胜将军赵子龙,还有文学家冯梦龙等等,当代的比如元帅贺龙,你再看看香港两位武术影视大明星一个叫李小龙,一个叫成龙,都是“龙”!这就是中国人的一个文化基因,就是“望子成龙”的千年历史文化情结!

你看中国的文化多厉害,一个名字一下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追到“人中之龙”的老子那里去了。

守关的长官是尹喜,称关令尹喜。这一天他正站在城关上了望着,只见关谷中有一团紫气从东方冉冉飘移过来。关令尹喜是一个修养与学识极其高深的人。

他一看到这种气象,心里一顿,这是有圣人来了!只有圣人来才会有这样的云气,今天一定有圣人要经过我的城关了,不知是哪一位。不多一会儿,就见到一位风骨非凡、仙风道骨的人,骑着一头青牛慢慢向关口行来。竟然是老子!关令尹喜知道他要远走高飞了,就一定要让这位当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留下他的智慧来,于是缠着他,要他写一点著作,作为放他出关的条件。

  道德经何来?

     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林语堂说:“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你会觉得,林语堂先生说的可真对!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无声又无形,独立长存永不衰竭,循环运行而生生下息,它可以算做天下万物的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为“道”,再勉强给它取个名字叫“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向遥远,伸向遥远而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空间有四大,而人是四大之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无以“道”为法则,“道”则纯任自然,以它自己的样子为法则。  

[注释]

①混成:浑然而成一体。形容“道”原始混沌状态的形成。

②寂:通行本作“寂”,寂静,无声。

③寥(liáo):通行本作“寥”,无形,空虚。

④独立:独自长存。是指“道”的绝对性。不改:不变,是指“道”的永恒性。

⑤字之:字,别名,这里用作动词,取字。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命名。成年后,男女分别在举行冠礼和笄(ji 古代束发用的簪子)礼时再起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应的别名叫字。

 ⑥强(qiǎng):勉强。为之:替它。

 ⑦大:无外曰大,即广大无边。逝:去。引申为运行。指道的运行周流不行。

 ⑧反:通“返”,返回,回归。

 ⑨域:这里指宇宙空间。

 ⑩法:效法、取法;人法地:人向地效法。


版权所有 © 昔阳县文化和旅游局
总访问量:101499  今日访问量: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