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宣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繁荣昔阳本土文艺创作,不断提升本地文艺工作者的文艺评论水平,为昔阳经济社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艺氛围。
2021年11月27日上午,由昔阳县文联主办,昔阳县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承办的“昔阳县作家协会2021年年会暨全县文艺评论专题培训班”在县文旅发展中心三楼隆重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孔鹏玮、孔瑞平、宋明珠、孔令贤、李保明及多位作家协会会员参加,其中孔瑞平、宋明珠、孔令贤和李保明四位老师为大家分享了各自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在此次专题培训会上,孔瑞平老师就2021年我县作协工作进行了总结汇报,指出昔阳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寄托于在座的每一位,希望作家协会会员创造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孔瑞平老师以“漫谈散文写作”为主题,与作家协会会员进行深刻交流。孔瑞平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谈到: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由“散文”的“散”联想到“散步”的“散”,是无拘无束,游荡的意思,形象指出写散文也正是如此,当你遇到一件事情,心中荡起涟漪时,并可提笔尝试写一篇散文。结合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优秀作品详细交流散文的内容大多取材于生活,反映作者的真情实感。鼓励大家多读,多思考,大胆尝试,别怕犯错误。
宋明珠老师主要以“文学作品中的‘真’"与在会人员展开探讨,语言诙谐、幽默,不禁让大家感受到了写作的乐趣。宋明珠分享自己曾经博览群书,广读中外名著,由此萌发了用笔叙写见闻。然而,当时纸是奢侈品,所以作品大多写在了报纸上。鼓舞大家只要想创作,那枝干可为笔,大地可为纸。要为自己创造写作的环境。文学作品中的‘真’即来源于生活,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大家创作不必求同。忠于内心,发于实际那就是一篇好的文章。
孔令贤老师围绕“真实故事的文学书写”,结合报告文学这一文学体裁,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指出写人一定要刻画真实的人,注意关注人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不要忽略细节描写,一些细枝末节恰恰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并指出一定要反映真实的人物形象,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揭露社会现实,充分体现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文学性、政治性。
李保明老师围绕“如何选材,突出创作主题”,通过列举莫言、路遥、赵树理等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优秀作品,再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指出内容就是文章的心脏,要想鲜活就必须真实,真实就得取材于生活。当然文章并不是语言的堆砌,还要进行艺术的加工,需要每一位作者细心领会生活,学习前辈的写作技巧,展现自己的写作功底。
此次培训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建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建强文艺评论阵地,营造健康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